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Hi,陌生人你好,这不是征对象文,是我内心的自我独白,算是更偏向于征友文。我觉得比起其他慌张、唐突的尴尬聊天方式,不如我通过文字的方式让你简单的了解我。一上来就奔着认识相处恋爱什么的,只会让人焦虑不安压力大,并不是舒服的体验,哪怕恋爱也要先从朋友做起。其次,我不太喜欢带有目的性和他人建立联系,因为无论是父母、亲戚、朋友介绍两个“适婚”年龄的人认识,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他人的投射和期待。用他们认为的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来绑架,抑或是情绪勒索。所以我讨厌相亲的形式,也没有参与过,我觉得相亲更像是两份商品拿出来比对、适配甚至交易。因为我在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意识到,我之后可能会受到来自这方面的压力,所以立马和父母做了很多年的沟通。现在他们虽然不能完全认同我打破传统观念的想法,虽然我一把年纪了还常常被说叛逆,但也绝不会强迫我做不想要做的事情。所以对我来说,并不觉得我这一辈一定要恋爱、结婚、养育后代才是“正常人”。我有权利拒绝外界对于所谓成功和失败的想象和定义,全然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定义自己认为的想要的生活,和想成为的人。
任何(男女)关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平等与尊重。
我对于平等、尊重的理解:
1.不认同生育的女性才是有价值,且不认同人必须有价值。
2.我不觉得生育对于女性是一件愉快舒服的事情,怀胎十个月的痛苦,产后可能的抑郁、焦虑与恐慌,伴随终生后遗症(尿失禁、腰背疼痛、妊娠纹和皮肤松弛、痔疮、月经异常、激素影响导致的脱发),我不觉得上面的任何一个症状是应该要去承受的。推荐B站六层楼先生专门做科普女性健康的频道。
3.如果对方生育意愿强烈,并充分了解生育这整件事情,我完全支持对方,并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减轻对方整个生育过程的身心压力。并且,对方拥有冠名权,因为众所周知,男性没有子宫不能生育,没有承受任何的生育之苦与伴随终生后遗症,理所应当的不配拥有冠名权。
4.愿意丁克,非常愿意做结扎手术的人。
5.喜欢性别议题,觉得女性主义本质上是在追求平等,不认同极端女权(能分得清楚温和派、激进女权、极端女权的区别),绝不标榜自己是女权男(1.我天生是男性,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男性视角,从小到大也并没有体会过男权社会带给女性显性或隐性的伤害和影响,就算我再怎么感同身受也无法百分比的体会到。2.女权男更像是男性为了博取女性好感度的一种手段,从而取得和女性的交配权,听起来像诈骗,我的简易判断标准是不要看他怎么说,看他怎么做),所以我对自己的认同是女性主义友好的温和改良派,介于温和派和激进女权之间(关于它们之间的定义可参考平等那一篇)。
我对于关系的理解:
我是纯爱战士+恋爱脑+infj。
以前的我觉得,自我牺牲+无止境妥协让步+包容可拯救一切+源源不断的提供情绪价值+真诚可以换来真诚,才是相处之道。但一段健康的关系不应该是这样的。
情绪价值的本质是情绪劳动
我不觉得人要优秀才能被爱,慕强不是爱。我还相信无论多么奇怪的人,都会有另一个小怪物喜欢ta。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迎合大众喜好,而是表达真实的自己,让同类发现自己。觉得皮囊不是那么重要,它的优先级是排在精神契合之后的。
比起向外索取,更喜欢向内探索。
讨厌控制、打压、说教、被审判,觉得恐惧对方事件很可怕的事。
我对伴侣的理解:
对家境没要求,家境不能自己选择。
对学历没要求,不是每个人都擅长考试。
对收入没要求,只要相爱,物质上清贫点也没事。
但是不能有巨额负债,除非是我们在一起后,因生病等不可抗力原因才产生的巨额负债,我愿意和你一起承担。
比起这些更看重:互相的平等与尊重,善良与正直。
兴趣。
比起超级英雄电影,更喜欢看细腻琐碎的日常与内心真实的表达。
比起《流浪地球》的宏大叙事,更喜欢《出走的决心》、《好东西》、《还有明天》等个体的故事。
比起阅读《被讨厌的勇气》,更喜欢上野老师的《厌女》和《始于极限》。
喜欢电影/剧(韩日英美),平价每年观看超过100部以上的影视作品,不快进与倍速。
最喜欢的电影是《完美的日子》 最喜欢的剧是韩剧《春夜》。
喜欢音乐(韩语、日语、英语),每天都会听大量音乐,探索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会非常开心。
喜欢日韩文学,喜欢青山七惠、崔恩荣、金惠珍。
喜欢玩游戏(PC、PS、Switch),基本不玩手游(不是鄙视,纯粹是因为不喜欢小屏幕玩游戏,体验大打折扣),不会为了输赢而生气烦恼,认为好的游戏是艺术品。
喜欢长视频(没有觉得短视频不好,只是个人喜好问题,也会刷(最喜欢@就叫pang和@牛奶的英文叫Mike的频道),但讨厌任何擦边)、喜欢听Podcast,喜欢人们讲述自己的真情实感。
喜欢小动物,喜欢看阿猫阿狗的视频,会觉得非常疗愈。
虽然本质是阿宅,但是也会一个人散步、逛公园、爬山、徒步。
遇到自己喜欢的歌手爱豆也会去看去感受,最近去成都看了Tizzy Bac,赞!
超爱DeepTalk,但现实中很少发生,但不奢求。
个人特质(不能简单概括为优缺点)
1.边界感强、有耐心。
2.情绪异常稳定,很少有能让我生气的事情(但在网上看到“我有钱我也去代孕一个”而真的很生气);理性派,认为单纯的宣泄情绪不如做下来好好理清沟通。
3.从小就有些Hyperfocus(过度专注)倾向,通常是被任务本身吸引,忘我地完成任务或活动,难以中断。小学写作业,不写好不去吃饭;工作了,调试代码写功能,没有结果就会一直持续下去,或者想一口气把它弄完休息,最大的影响就是会导致吃饭时间晚,但不太长发生,因为我通常效率很高。比较困扰的是我很爱思考,导致该到睡觉时间了,大脑还在高速运转,偶尔会有睡眠问题。这封邮件也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觉得一个平衡、健康的生活状态是值得追求的,所以有在做自我调节,问题不大。
4.对很多问题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思考与反思,偶尔又会陷入overthink而导致失眠,极少情况需要药物辅助,好在知道那条线在哪里察觉到便会停止。
5.几乎不再会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通常在指父母、亲戚),朋友恋人的话,会做到我认为合理的那条线,再多就不行了。
6.几乎没有什么忌口。
7.独居之后就一直坐着尿尿,去别人家也是如此(干净又卫生,找不到任何缺点)。
8.开车几乎不按喇叭,认为喇叭不是宣泄情绪的手段,而是危险的提醒工具。开车稳(慢),认为从起点到终点安全最重要,不喜欢开快车和无意义的变道,堵车也一点也不会烦躁。
9.生活技能:做饭(没有到特别美味,但味道还算说得过去)、打扫卫生、会安装几乎所有家庭用品(我现在的家是我自己组装的:安装过床、沙发、电视柜、衣柜、各种灯、窗帘架和窗帘、会刷墙、会修一些水电,常年独居,自己动手)。
10.不太给父母电话寒暄,认为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生活,即使是子女的关系,也保持一定的边界感。
11.觉得内心的富足比金钱的富足更重要(相对/看具体情况)。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我关于平等的阐述可以点击这个链接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我关于关系的阐述可以点击这个链接
非常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如果你看完这些,还对我感兴趣的话,欢迎加我的微信。